1、描写“华山”的诗句有:1.诗名【华山歌】年代:【唐】 作者:【刘禹锡】 体裁:【五古】 洪垆作高山,元气鼓其橐。
2、俄然神功就,峻拔在寥廓。
3、 灵迹露指爪,杀气见棱角。
(资料图)
4、凡木不敢生,神仙聿来托。
5、 天资帝王宅,以我为关钥。
6、能令下国人,一见换神骨。
7、 高山固无限,如此方为岳。
8、丈夫无特达,虽贵犹碌碌。
9、2.诗名【送田卓入华山】年代:【唐】 作者:【贾岛】 体裁:【五律】 幽深足暮蝉,惊觉石床眠。
10、瀑布五千仞,草堂瀑布边。
11、 坛松涓滴露,岳月泬寥天。
12、鹤过君须看,上头应有仙。
13、3.诗名【宿华山】年代:【唐】 作者:【许棠】 体裁:【五律】 异境良难测,非仙岂合游。
14、星辰方满岳,风雨忽移舟。
15、 喷月泉垂壁,栖松鹤在楼。
16、因知修养处,不必在嵩丘。
17、4.诗名【华山寻隐者】年代:【唐】 作者:【李频】 体裁:【五律】 自入华山居,关东相见疏。
18、瓢中谁寄酒,叶上我留书。
19、 巢鸟寒栖尽,潭泉暮冻余。
20、长闻得药力,此说又何如。
21、5.诗名【华山南望春】年代:【唐】 作者:【朱景玄】 体裁:【五排】 灵岳多异状,巉巉出虚空。
22、闲云恋岩壑,起灭苍翠中。
23、 皓气澄野水,神光秘琼宫。
24、鹤巢前林雪,瀑落满涧风。
25、 春尽花未发,川回路难穷。
26、何因著山屐,鹿迹寻羊公。
27、6.诗名【华山南庙】年代:【唐】 作者:【李益】 体裁:【五古】 阴山临古道,古庙闭山碧。
28、落日春草中,搴芳荐瑶席。
29、 明灵达精意,仿佛如不隔。
30、岩雨神降时,回飙入松柏。
31、 常闻坑儒后,此地返秦璧。
32、自古害忠良,神其辅宗祏。
33、 7.诗名【纵笔】年代:【宋】 作者:【陆游】 素月徘徊牛斗间,天风吹鹤度函关。
34、 一年似此佳时少,唤起陈抟醉华山。
35、8.诗名【梦华山】年代:【宋】 作者:【陆游】 路入河潼喜著鞭,华山忽到帽裙边。
36、 洗头盆上云生壁,腰带鞓前月满川, 丹灶故基谁复识?白驴遗迹但相传。
37、 梦魂妄想君无笑,尚拟今生得地仙。
38、9.诗名【华山】年代:【宋】作者:【陈抟】 半夜天香入岩谷,西风吹落岭头莲。
39、 空爱掌痕侵碧汉,无人曾叹巨灵仙。
40、10.诗名【华山】年代:【宋】 作者:【寇准】 只有天在上,更无山与齐。
41、 举头红日近,回首白云低。
42、华山的人文历史道教文化华山的道教宫观很多,历史也很悠久,早在汉武帝时就建有集灵宫,唐朝更陆续出现了一些由道士们自己所营建的宫观,相传大上方的白云宫就是唐金仙公主的修道处,至今遗迹犹存。
43、经过宋、元两代的发展,到明代华山上的道教宫观已经很多了,香火很盛。
44、由于庙宇最初多建在峰顶,清康熙十六年 (公元1677年)山洪暴发,庙舍冲毁极多,故清代以后所重建的多改在峪内。
45、华山最主要的宫观是 西岳庙。
46、该庙在华山下十里之处,华阴东五里。
47、旧址在黄神谷。
48、它始 建于汉武帝时,即前面讲过的集灵宫。
49、东汉桓帝延熹八年 (公元165年)曾立《西岳华山庙碑》,言东汉统治者祭华、修庙、祈雨等事。
50、北魏兴光元年(公元454年),文成帝因旧庙已毁坏不堪,便在华阴东五里处的官道北兴建新庙。
51、从北魏开始直至清代,历代人们都不断加以维修和扩建。
52、另外还有 云台观和 玉泉院。
53、云台观在华山下,去谷口二里,华阴南八里,为古明堂地,北周焦道广初创,唐天宝年间金仙公主复修。
54、《华阴县志》载: “云台观以云台峰名。
55、有二:其一为北周道士焦道广建,其一宋建隆二年(公元961年)为陈抟建。
56、”陈抟初居华山,曾开辟荆榛,在观内居住。
57、元、明、清历代不断修葺,迄今旧址还在,其东北尚有纪念陈抟的希夷祠。
58、玉泉院在华山的张超谷,宋仁宗皇祐年间(公元1049—1053)为纪念陈抟所建,院与玉井潜通,玉泉溪水环绕,故名。
59、院内有奉祀陈抟的希夷祠,祠后曾有希夷睡洞,传说是陈抟练习睡功之处,可惜早已不存。
60、玉泉院的规模是清朝乾隆四十二年(公元1777年)华阴知县陆维垣所建,光绪时曾为大水冲毁,后修复。
61、解故后,人民政府于1958年拨款重修并扩建。
62、另外还有镇岳宫、玉女祠、全真观、圣母殿、毛女祠、炼丹炉、巨灵祠等等。
63、这些庙多依山而建,结构精巧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