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和光相遇折射出美丽的彩虹
未知的相遇会碰撞出什么?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以虹之名、以桥之名
将之聚集到一起
在差异中寻求联系、创造连接
2023第六届苏州·金鸡湖双年展
三大主题展之一
“虹--来自桥的世界”当代艺术展
4月15日 将正式亮相 苏州金鸡湖美术馆
哪些亮点艺术家及作品值得期待
今天就邀大家一起
进入“桥”的世界
费俊
《睿·寻》手机应用程序 2019
在中国文化里,桥有多重审美趣味,长桥卧波的风景,枫桥夜泊的愁吟,灞桥折柳的别绪……情思细密而丰沛。“虹桥”是其中意涵尤其丰富的比拟, “虹”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意象里常常是吉祥美好的象征, 同时也被视为沟通人与神、过去与未来的桥梁。拱曲如虹的长桥,是传说中连通天地的途径,代表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。
沈伟
《融》影像11分03秒 2021
中国自古就有很多独特的桥梁建造方式, 譬如现在列入世界各国“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”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,它充分利用木榫、石材、砖拱等不同材料和工艺的特性,在精确测量和精细加工的基础上使材料紧密衔接,形成坚固的结构,稳定耐久,桥身形如彩虹,因而这种方式营造的木拱桥也被称为“虹桥”,《清明上河图》中的汴水虹桥就是这种形制。
霍建起
《那山 那人 那狗》电影 1999
如今,中国的桥梁建造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,突破各种环境和技术的难题,建成了世界上最长、最高、最具创新性的桥梁,成为一道中国奇观。
张永和
《吉首美术馆》建筑 竣工时间2019
赖声川
《暗恋桃花源》专属版 话剧 2022
放眼全球,桥在不同的文明中都是共通的元素,它的形制在世界各地呈现出惊人的相似,且在多种文化中 具有沟通与交流的象征意义。 不同文明之间虽然有地域差异,却也有着许多相通之处,在如今世界的变局中,尽管全球化的发展困难重重,但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, 桥的思想或许会帮助人类更好地沟通与合作。
丘挺X限像工作室
《桃幻》数字生成影像 2022
近些年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等技术打破了很多领域的壁垒。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让不同语言、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自如交流;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得以更便捷地相互借鉴、融合、创新。
李洪波
《花海》装置 2020-2023
在艺术领域,我们已经看到惊人的成果,通过语言描述让AI迅速生成一幅图画、一座雕塑、一种味道甚至一出戏剧。也许今天的我们正站在AI时代来临的起点,人类社会的沟通已经极大地超越物理环境限制, 虚拟的网络空间在全球建造起新的“桥梁”。
熊文韵
《流动彩虹》行为装置综合艺术项目 1998-2001
“虹——来自桥的世界”希望 从全球的视角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,以艺术的方式跨界建构更多的“虹桥”。 思维的融通与创造性的连接往往在放松的状态下更容易生发,这个展览从“虹桥”的漫想开始延伸,以 园林中题景 的方式自由地在八处位置点出策展的构思和作品的意境,这“八景”并不遵循边界分明的板块划分,而是在延伸的展线中自然而生的感叹,这些感叹也不是来自此时此刻的新造,而是引自遥远时空之外某个他者的共鸣。
刘商英
《彩虹》布面油画 2021
杭春晖
《彩虹》装置 2020-2023
2023第六届苏州·金鸡湖双年展
4月15日将正式亮相 苏州中心
苏州金鸡湖美术馆 和李公堤文化创意街区
敬请期待呦~
(来源: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)